到了2016年,虽然资本市场对手游行业的关注度已经降温,热钱快钱已经不再是那么触手可得,但是在手游行业创业的团队依旧不少,毕竟手游这个领域的创业门槛是在游戏领域之中算是比较低的,并且回报依旧丰厚。不过即便是手游行业相对成熟的今天,不少出来的团队依然会遇见很多的坑和误区,不过相比前两年,有了经验的团队在技术上能够避免很多。但是并非说技术过关就能成事,除了技术之外,创业的团队还有一些性格,而性格的缘故导致最终创业失败的并不在少数。近日,手游矩阵在接触一些创业团队的时候发现,不少的团队都存在一些性格方面的问题,而这些性格上的缺陷则更为重要。
埋头苦干
手游创业的人都知道时间如金钱,早点发产品就会早点得到市场验证,不管成败,早点有消息总是好的。所以很多人在出来创业之后,都是选择好一个方向埋头苦干,结果等待产品DEMO出来之后,才发现市面上已经有不少类似的游戏,并且自己的idea有可能已经有人实现,要不然就是发现这种类型的游戏已经开始退热,玩家已经提不起这样的兴趣。
这种现象并不少见,无论是在2014年还是在2016年,埋头苦干的团队大有人在,到了最后才发现和市场脱轨,无法跟上市场节奏,就无法获得用户买单,所以切记不要犯了不闻窗外事,因为只有掌握市场的最新动态,才能够随时调整自己的方向,做出最合适的产品。所以“埋头苦干,莫问前程”这类话对于手游创业团队来说是要不得的。
喜欢抛头露面
埋头苦干的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喜欢抛头露面,其实这种形容不太正确,大致的意识应该是跑会达人。曾遇见一个产品尚未出demo的团队,连续几次大会都有遇见,精美名片和口若悬河。的确,讲得很动听,产品规划也很好,但是产品却一直没有出来,因为这个合伙人不是程序、不是策划、也不是美术,而是一个商务。
到不是说商务不能出现在创业团队,不过很少见,而在初创团队里面,商务并非是必须的,更重要的是如何为团队拉到合适的资源,比如资金或者发行团队。而重点依然是放在产品研发上面。
万事不求人
有一个团队的负责人,创业之后基本和原同事断绝来往,当然忙是其中之一,更主要是认为创业了,那么就是自己的事情,需要一个人来抗。实际上这是一种性格缺陷,越是创业期间,需要借助的外部力量越大,不要认为这是一个丢人或者不好开口的事情,真正好的项目大家是来抢着帮忙,即便是项目不好,有心之人也会给你很多的提示,而这一切等待你成功之日,再回报帮助过你的人,这才是最好的办法。
松懈
曾见过一个团队,产品完成之后通过投资人签到了某大腿,因为技术语言底层不同,所以需要重新写一次,当时给出来的时间是三个月,不过因为产品签下来了,整个团队就开始松懈下来,谁知道规定时间到了,最后的产品也没有改出来,于是整个合作泡汤,最后团队以解散告终。
产品做出来之后才是创业的开始,面对渠道、面对发行、面对之外的所有人,这才是真正的创业。因为在再之后还有不断的版本更新、Bug调整的日常工作,和渠道发行要位置要量的副本,和媒体沟通内容的精英副本等等需要去完成。
优柔寡断
当市场出现一个新的种类,自己的产品方向开始进行调整。当自己的脑袋里面灵光一闪,又开始给产品加入新的功能。加还是不加,怎么加,作为产品经理来说这是最大的问题。
很多时候,产品在研发的阶段是需要快速做出决策,优柔寡断是大忌,在大厂待过或者完整参与过项目的人都应该会明白。
怕麻烦
按理说创业的人应该是最不怕麻烦的,但是实际上创业者的性格多少还是有一些怕麻烦,这个可能不会存在于产品阶段,而是在产品完成之后。国内的iOS渠道还好说,只需要上架苹果官方的App Store就算完成了一大半,但是接下来要对接的安卓渠道就会让人头大几圈,先不说国内有多少家安卓渠道,仅仅是每家安卓渠道不一样的分成方式和SDK都搞得人苦不堪言,再加上对接之后的各项规则和规定,不少小团队所以最终选择放弃安卓渠道,主攻iOS。
其实安卓市场在国内是非常庞大的,也有不少第三方公司在专做安卓渠道,当然如果能够找到一个适合的发行商,或许这些问题都可迎刃而解。
人无完人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,或许这是一个很难改变的事情,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,不少人为之改变,改变之后或许整个情况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